欢迎访问钢琴花园:www.pianohl.com

  众所周知 ,中提琴是一种具有人声特色的音色的乐器 ,而其最广泛的运用是在交响乐以及室内乐中 ,它以独奏者的身份出现的时间很短 ,独奏的曲目量也很少 。传统的中提琴专业课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基本功为基础 ,以独奏曲目的训练为基本方式 , 以提高学生演奏能力为目的 ,即“一基一轨”的教学模式 。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往采用一对一的教学形式 ,在近几年 ,各专业音乐院校将其改为小组课的授课方式 。这种“一基一轨” 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单一 ,忽略了中提琴的运用特点 ,对学生实践演奏能力的培养相对不够 。因此 ,我们亟需一种新的具有中提琴特色的教学模式 , 将中提琴教学生动化 、丰富化 、实用化 ,并对学生的表演和今后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

  一 、“一基一轨制” 的传统教学模式

  所谓“一基一轨” , 是指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为基础 ,以独奏曲目的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中提琴教学模式 。目前 , “一基一轨”的中提琴专业教学模式在授课方式上主要为教师与学生一对一和小组课的授课方式 ,二者的主要内容是都是基本功和独奏曲目的训练 。大多音乐院校摒弃了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具有授课针对性强和授课效率高的优点” , 教师在对学生单独施教的过程中 ,能具体地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程度 ,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 ,从而及时地引导和启发学生 ,使其在专业学习中不断进步 。单独授课方式能使学生在上课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 ,从而更好的获得知识和技能 。此外 , 传统中提琴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基本功和独奏曲目的训练 ,能较快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独奏能力 。

  传统的“一对一”授课模式有许多优点 , 这是常识 ,这里不再赘述 ,但也存在着不足 :首先 ,在“一对一”教学模式中 ,学生大多时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学生与教师之间鲜有沟通和交流 ,学生很难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教师也很难挖掘学生的个性 ;其次 , “一对一模式使学生很少有机会了解到同专业其他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情况 , 难以听到看到其他学生的长处与不足” ,不能从多角度看清自己 ,不能更全面 、更彻底了解自己专业水平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使自己专业水平能力的提高较缓慢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针对“一对一”的授课方式 ,现今的音乐院校基本将“一对一”改革为小组课的授课方式 。这种小组课的授课方式与以往的“一对一”授课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小组课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比较 ,更好更全面地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从他人演奏与学习经验中 ,获取直接认识 ,进而做好自我调整 。但这种小组课的授课依然沿用传统的授课内容 ,即 :基本功和独奏曲目的训练 ,对于合作能力的训练几乎没有 。因此 ,现阶段的小组课同“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一样 ,依然没有中提琴的专业特色 。中提琴这种乐器运用最广泛的就是在室内乐与交响乐队中 , 比授课时作为独奏乐器出现的机率大很多 。 传统的“一基一轨”的教学模式 ,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内容过于单一 。

  因此 ,我们有必要改良这种传统的中提琴“一基一轨”的教学模式 :第一 ,改良小组课的授课方式 , 增加观摩 、技术讨论 、合奏等环节 ;第二 , 在中提琴的教学课堂上 ,教师不应仅进行基本功和独奏曲目的训练 ,还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关于乐队片段等知识 ,进行乐队困难片段的训练 ,这对于中提琴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和促进今后个人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所以继续推进小组授课模式和将乐队困难片段训练融入日常教学尤为必要 ,也就是要采用“一基双轨”的教学模式 。

  二 、“一基双轨”的教学模式

  “一基双轨”指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为基础 , 以独奏曲目及乐队困难片段并轨训练为主要内容 , 把观摩 、技术讨论 、合奏等环节融入课堂的新的中提琴教学模式 。它是因为“一基一轨”教学模式存在有不足 ,故而 ,笔者提出“一基双轨”的教学模式 , 即 :除“练习曲”与“独奏曲”的学习与训练外 , 还把交响乐队中的“困难片段”作为学习的内容 , 将两种训练融会贯通 ,把观摩 、技术讨论 、合奏等环节融入课堂的 ,实施具有中提琴特色的 、以提高学生综合演奏能力为目的的改良的小组课教学模式 。

  “一基双轨” 的授课内容包含了专业基础的训练 ,专业独奏的训练以及交响乐队中的困难片段的训练 。“一基双轨”的授课内容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 ,这样的小组课不仅让学生们受到传统课程中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独奏曲目的训练 ,同时 ,也受到了传统课程没有的合奏课(乐队困难片段)的训练 ,既能培养学生的独奏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奏能力 。 其次 ,“一基双轨”的授课方式提高了单个课时的效率 ,使一个课时达到多个课时的课堂效果 , 从而使学生得到全方位 、多层次的学习 。再次 ,将基本练习 、独奏曲目和困难乐队片段放到一个完整课时 , 训练独奏曲目和困难乐队片段的同时穿插基本训练 ,这样就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 ,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的交流 。

  “一基双轨”的授课内容比“一基一轨”更加丰富 ,因此 ,授课形式也应进行相应变革 。当前的中提琴专业小组课堂一般先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 然后进行独奏曲目的练习 , 二者独立成块 ,即采用“一基一轨”的形式 。“一基双轨”的小组课将基本功 、独奏曲目 、乐队困难片段用一至两个主题贯穿 ,使三者成为有机整体 。如 :以跳弓的练习为主线 。 首先 , 以《克莱采尔中提琴四十二练习曲》第二首为主进行跳弓的基本练习 ;然后 ,进行独奏曲目的练习 ,以《斯塔米兹 D 大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为训练曲目 ;第三步 ,进行乐队困难片段的训练 ,练习《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戏谑曲》 , 该片段的跳弓运用较多 , 难度较高 ,同时也调动了其他技巧的练习 。由此可见 , “一基双轨”的小组课将基本功 、独奏曲目 、乐队困难片段的练习融汇, 让中提琴专业教学具有了中提琴的特色 ,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演奏能力 。

  “一基双轨” 的教学模式在小组课教学中将观摩 、技术讨论 、合奏等环节融入课堂 ,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形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 。 让学生在分别进行独奏曲目练习时互相观摩 , 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让学生加深对自己情况的了解 ,从而提高不足之处 。在课堂中加入技术讨论时间 ,可单独也可结合观摩开展 ,对促进师生交流 、提高学生演奏水平都有重要作用 。在乐队困难片段的练习中视情况增加具有中提琴特色的合奏 ,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演奏能力 。

  三 、如何实现中提琴教学的“一基双轨”制

  “一基双轨”的教学模式具有优越性 ,更能体现中提琴特色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在教学中使用“一基双轨”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布置前期作业时就要选择有针对性的作品 ,这是是一基双轨制教学法的前提 。如 ,在上以跳弓为主题的小组课之前 。让学生先通过自然音阶和琶音练习跳弓 ,选择《克莱采尔四十二首练习曲》第二首 、舒曼《童话故事》第三乐章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第五变奏作为课前练习曲目 。

  在课堂上“一基双轨”的教学模式采用以下流程(如 :以练习跳弓为主题):

  首先 ,让学生通过自然音阶和琶音练习跳弓 , 演奏《克莱采尔四十二首练习曲》第二首 ,这一环节的时间不应太长 。

  其次 ,学生单独演奏完整的作品 ,如舒曼《童话故事》第三乐章 。要求学生站在舞台的角度以一个独奏者的身份去演奏作品 , 并用自身的音乐感受力去完成自己想要表达的音乐内容 。同时不进行演奏的学生要以双重的身份去面对演奏者 , 也就是站在乐评人和欣赏者角度 。让学生要互相观摩仔细的记下彼此作为演奏者演奏的优缺点 , 然后互相讨论 。学生演奏和讨论完之后 ,教师做出总结 ,并指导学生改进不足之处 。

  再次 ,学生演奏乐队困难片段 。如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第五变奏 。在课堂上教师应教导学生如何演奏不同风格的乐队片段 ,因为乐队片段比独奏曲目难度更高 ,尤其对学生在演奏时的控制能力有很高要求的 。老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交响乐 ,因为学生只有学会听交响乐去分辨曲目风格后 ,才能更好的把乐队片段演奏出来 。在有分内外台演奏的地方 ,学生要分好内外台 , 不能再演奏的时候互相干涉 ,要互相听对方的声音 , 不能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力求做到完美 。有些乐队片段会出现分奏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要有更多的去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有一段旋律是中提琴的 ,在有旋律的时候声音一定要出来 ,不仅仅是要有很大的音量还要去做强弱和演奏出乐曲的风格 。

  “一基双轨”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授课中加入了乐队困难片段的内容 , 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乐队困难片段 ,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能力 ,尤其是合奏能力的培养 。如 :在训练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第五变奏 、拉威尔《达芙妮与克洛埃》第二组曲排练号码为第一百五十八号至一百七十号等片段时 ,分内外声部 ,让学生分好内外台相互配合演奏 。同时增加钢琴伴奏 ,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与不同乐器的合奏 ,加强其合作能力 ,也会增加他们对各个时代作曲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力 ,有益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也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 。

  另外 ,在“一基双轨”的课堂上教师还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

  (一)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训练(一个标准就是完全准确的音准 ;正确的弓法指法 ;精准的节奏 、准确的乐句划分)。

  (二)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在上课时发新的适合该学生的谱子(例 :贼雀 —罗西尼 、费加罗婚礼序曲 —莫扎特等简单容易上手的交响乐队经典片段),教学生在短时间内把谱子试奏完整 , 尽量达到一个标准 。这样也就加强了学生在试奏方面的能力 。

  (三)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 因材施教 ,使用不同的乐队片段 。例如:初级水平的学生 ,练习贝多芬《第五交响乐》 第二乐章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第二乐章 、柏辽兹《罗马狂欢节》序曲 ;中等水平的学生练习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第三交响曲》 、《第四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 ;水平较高的学生练习理查 · 斯特劳斯《唐璜》 、瓦格纳《唐豪赛》序曲 、斯美塔那《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 。

  学生在一基双轨的小组课上将音阶 、练习曲 、独奏曲目 、乐队困难片段这四个课题穿插起来思考 , 不仅提高了技术水平更是全面提升了演奏能力 。一基双轨课堂的曲目安排增加了课堂趣味性 ,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不会到枯燥乏味 , 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热爱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基本技术水平 、合奏能力 ,也增加了训练的曲目量 ,更充分的体现了中提琴的独特之处 ;对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促进学生今后发展有重要意义 。

  在小组课加入乐队困难片段的训练 ,加入观摩 、技术讨论和合奏环节 ,国内还没有先例 。“一基双轨”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训练的曲目数量 、试奏能力 、合奏能力以及对作品理解的能力, 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一基双轨”小组课 ,完全脱离了古板的传统模式 ,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很大提高 ,避免学生在练琴的时候钻进死胡同 ,使学生彻底的喜欢上中提琴专业 。教师运用“一基双轨”的教学法能使学生在自身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得到大幅提高的同时 ,也学会如何欣赏音乐 、理解音乐 、品位音乐 。

  本文作者:龙敏,原载于《黄钟》

欢迎访问钢琴花园:www.pianohl.com